本项目整合石墨烯的光电子传输性、硼的轻质量与缺电子特性以及钴、镍基化合物的良好催化性能的优势,设计合成CoNi硼(氧)化物复合石墨烯阳极材料。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进行结构设计,Ni(Co)-B电子相关作用对表面活性位点的影响,建立其结构性质关系。采用化学还原法和高温煅烧相结合,在Ni(Ci)的盐溶液中剧烈搅拌下与超声分散好的氧化石墨烯悬浊液混合后,逐滴滴加硼氢化钠的碱溶液,以冰水浴控制反应温度,得到沉淀后经过滤、洗涤(水-乙醇-丙酮),于真空干燥器中干燥。干燥后产物在氢气和氩气混合气氛下于管式炉中高温煅烧成型,通过改变反应参数,调控合成具有稳定结构、良好充放电性能和比容量大、Ni(Co)硼化物/GO阳极材料。通过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测试其电子传输性能,通过电池测试系统测试其充放电性能。 技术水平:建立将液相化学还原法与高温煅烧相结合合成CoNi硼(氧)化物复合石墨烯的技术,合成结构稳定,循环寿命长的CoNi硼(氧)化物复合石墨烯阳极材料。 技术参数为: CoNi硼(氧)化物阳极材料放电比容量不低于500mAh·g-1(在电流密度为50mA·g-1时),经1000次循环后,容量保持率在90%左右; CoNi硼(氧)化物复合rGO阳极材料放电比容量不低于800mAh·g-1(在电流密度为50mA·g-1时),经1000次循环后,比容量保持率在90%左右; 目前国内外报道TMBs/GO新型阳极材料的相关文献非常少,建立合成路线后技术指标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 预期成果: 项目预计建立过渡金属(Ni, Co)硼化物复合石墨烯阳极材料合成工艺,产物可进一步官能化,推广至过渡金属(Ni, Co)硼磷化物电极材料合成生产线。生产结构稳定、循环寿命长的高性能阳极材料,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负极。预计发表研究论文3-6篇,申请发明专利5-10项,培养研究生3-5名,预期申报菏泽市科技进步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奖